去年中国初婚登记人数降至1200万以下,为37年来最低

去年中国初婚登记人数降至1200万以下,为37年来最低

#去年中国初婚人数为37年来新低#近年来,我国结婚人数不断减少,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单身人数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764.3万。这是自2003年以来,结婚人数首次跌破800万大关。

登记数据包括初婚人数和再婚人数,初婚人数与出生人数的关系比再婚人数更密切。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2021年中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人,比上年减少70.8万人。这也是多年来首次初婚人数跌破1200万,为1985年以来最低(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和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1999年以来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分省份来看,广东初婚人数以98.74万人排名第一,河南以92.12万人排名第二。江苏、四川、山东分列第三至第五。从历史数据来看,2013年是中国初婚人数最多的一年,达到2385.96万人。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八年里,中国的初婚人数下降了51.5%。

初婚人数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适婚人数减少、初婚年龄推迟、经济压力、婚恋观念变化等。近年来,中国年轻人的初婚年龄大大推迟。《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202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比2010年(24.89岁)提高了3.78岁。

2022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与家庭司副司长杨答记者问时表示,“90后”“00后”作为婚育新主体,大多在城镇长大和工作,受教育年限较长,面临较大的就业竞争压力,晚婚晚育现象十分突出。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对《第一财经》分析说。目前,年轻人对婚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婚育的社会价值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有人认为结婚生子不一定是人生必修科目,甚至认为单身更自由。尤其是在大城市,很多大龄青年至今未婚未育。虽然他们的父母和亲戚都很着急,但他们并不着急。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婚姻带来的负担无法承受等等。这些观念和他们的行为选择对婚姻都不是积极的。”董对说道。此外,城市化的大发展,经济压力,婚恋观念的变化,也使得婚龄推迟,越来越多的人晚婚甚至不婚。比如在高学历群体中,很多人硕士毕业时一般是25、26岁,工作几年后就接近30岁了。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也影响了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网站发布《疫情下内蒙古居民结婚人数新低》,其中称:“持续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我区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也影响了我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结婚率也在下降。2021年,全区13.27万对居民夫妻依法登记结婚,为2004年以来最低。”

根据202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结婚人数仍在下降。民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婚姻登记数量为544.5万件,比2021年同期下降7.5%。也创下2007年同期新低(民政部自2007年开始公布前三季度数据)。

董表示,结婚人数和初婚人数的下降也会对未来人口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一是出生人数会进一步减少,出生率会继续降低;第二,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受到影响;第三,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结构将进一步老龄化。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已达14.2%。董说,由于初婚人数减少等原因,这一比例还会继续增加。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sy.qzstax.com/946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3日 下午9:04
下一篇 2023年8月13日 下午9:07

相关推荐